資料由香港中藥藥劑師協會提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症是一組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多種疾病的通稱,幾乎可以從身體任何器官或組織發生,而癌症的一個決定性特徵是異常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超出其通常的界限,而侵襲身體的臨近部位或擴散到其他器官。腫瘤和惡性腫瘤是癌症的其他常見名稱。癌症源於正常細胞轉變為腫瘤細胞的多階段過程,通常從癌前病變發展到惡性腫瘤。轉移擴散到其他器官這一過程,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2020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癌症仍是香港的頭號殺手。在2020年,仍有一萬四千人因癌症離世,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29.2%。
- 中醫對癌症的認識
古代中醫並沒有“癌症”這一病名,但古籍中有提過「嵒」、「嵓」、「巖」,主要是講述身體内出現的腫塊,而它的質地堅硬等情況,後來逐漸記載相關的描述,如瘕積、惡核、乳岩、肝積、肺積等。
隨著中醫腫瘤的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有醫師提出“癌毒”這個特殊病機概念。癌毒是毒邪的一種,但不同於風毒、寒毒等一般毒邪,是導致腫瘤發展形成一種特殊的毒邪,主要發生在機體的陰陽失調的基礎上,六淫、七情、勞傷等誘因導致癌毒的產生。毒邪分爲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機體感受六淫,邪氣過盛轉化爲毒或外邪内侵而釀久成毒,而内因是與七情內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化失常有關。
- 癌症的形成
癌的發病主要由於臟腑陰陽氣血的失調,在正氣虛損的基礎上,外邪入侵,或痰、濕、氣、瘀等搏結日久,積聚而成,與人體的正虛、氣鬱、痰瘀有密切關係。正虛即是指正氣虛弱,亦是癌毒形成的先決條件。當人體處於正虛的情況時,會容易受到病邪入侵身體,邪氣過多或在機體内停留過久,就有機會形成癌毒。
情志長期保持異常,超出個體的生理調節範圍,會引起氣血失和、臟腑失調,從而誘發癌毒發展為癌症。《名醫指掌》曰:“膈病多起於憂鬱,憂鬱則氣結於胸臆而生痰,久則痰結成塊”。氣機鬱滯,以致津凝為痰,血結為瘀,從而誘發為癌毒。由此可見,腫瘤的發生與情志有密切聯係。
在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鬱滯的基礎上,痰、瘀、鬱、濕、寒、熱等内外因素皆可誘生癌毒,若氣鬱不舒,則易產生血瘀、痰等病理產物;水濕過多,常聚於身體,凝聚為痰;寒邪犯肺,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熱耗肺津,煉液成痰,由此可見,癌毒會依附在痰、瘀,並搏結形成腫瘤。而體内的癌毒積聚,則會阻滯氣機,並進一步促進癌症的產生。
- 癌症預防
早在秦漢時期,古人已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對癌症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黃帝內經》中明確記載:「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在預防方面,我們可以針對上文所述「正虛」、「氣鬱」、「痰瘀」這三方面去預防。
3.1 正虛:扶助正氣
基於治未病的理論,「正氣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顯示如想未病先防,需要補虛扶助正氣,達到平衡氣血陰陽,以免邪氣入侵身體。扶助正氣主要有四方面,分別是:益氣、養血、滋陰和溫陽。我們透過平時的飲食從而達到扶助正氣的目的。例如:
類別 | 常用藥材 |
補氣藥 | 黃芪、西洋參、黨參、太子參、人參、大棗等 |
補血藥 | 當歸、熟地黃、阿膠、龍眼肉、桑椹、鹿角膠等 |
滋陰藥 | 麥冬、沙參、玉竹、石斛、黃精、枸杞子等 |
溫陽藥 | 巴戟天、杜仲、菟絲子、鹿茸、肉桂、核桃仁等 |
3.2 氣鬱:調理氣機
腫瘤的發生為「始於無形之氣,繼成為有形之質」,是一個從無形到有形的過程,癌症雖尚未形成,但臟腑功能都會出現失調功能的表現,例如:情志不暢、胸悶、脘痞、噯氣等,平時應當調理氣機,理氣解鬱,避免「無形之氣」,的形成,從而抑制腫瘤的無形之態。常用調暢氣機的藥物,例如
類別 | 常用藥材 |
理氣藥 | 陳皮、玫瑰花、紫蘇子、青皮、枳殼、枳實等 |
3.3 痰瘀:化痰祛瘀
痰、瘀是腫瘤形成的基本病理因素,能為癌症提供有利的環境,預防就應該在癌症與痰、瘀互結成形之前,應該使用化痰祛瘀之法,減低癌症的產生。常用化痰散結和活血化瘀的藥物,例如:
類別 | 常用藥材 |
化痰散結 | 浙貝母、海帶、昆布、海藻,枇杷葉等 |
活血化瘀 | 川芎、延胡索、益母草、丹參、紅花等 |
癌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助於預防癌症,癌症的預防基於中醫傳統的「治未病」思想,首先,體内正氣充足,衛氣能有助抵禦病邪,其次,保持良好的情緒、生活起居和運動等,亦有正面的作用,增强人體的正氣,對預防癌症的發生也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