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避免觸及「精神科疾病」這個話題。由於社會對精神科疾病的誤解,往往令到患者因為害怕被周遭的人標籤,遇到困難時也不願意尋找甚至接受幫助。其實精神科疾病並不罕見,也不是絕症。大多數精神科疾病如其他疾病一樣可以治癒。愈早接受治療,復發機會就愈低。以下解說精神科疾病的現狀、精神科藥物的成效、副作用及常見問題。
重點
- 全世界每8個人就有一個人患上精神科疾病
- 精神科疾病有很多種類型,比較常見的有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 精神科疾病可以被治癒,愈早治療,復發機會愈低
- 如果有情緒問題,應該盡快與你信任的人傾談及尋求幫助。如果情況嚴重,請立刻向醫護人員求助。
任何人士都有機會患上精神科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在2019年,全世界每8個人就有一個人患上精神科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抑鬱症和焦慮症。而在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患上抑鬱症及焦慮症的人數大幅增加,但是大多數患者因為社交障礙、社會歧視等因素,延遲求醫,讓患者錯過了最合適的治療窗口,增加復發機會。
精神科疾病的種類有很多,有急性或慢性,亦有溫和及嚴重之分。常見的精神科疾病有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等。精神科疾病會讓患者在思維、情感和行為模式方面造成障礙。這些疾病可能導致嚴重的身心困擾,並顯著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例如抑鬱症患者會深受低落情緒的困擾, 徵狀會持續數星期或數月,對他們的工作、社交生活和家庭生活造成困擾。精神科疾病患者的徵狀和嚴重性因人而異,所以當出現症狀時應該盡快諮詢醫生意見,及早制訂適切治療方案,以免進一步演變成重度,甚至是頑治型精神科疾病。
精神科疾病的治療包括心理輔導、認知行爲療法、藥物治療等等。除此以外,患者的家人、朋友、鄰居、同事及社會的接納和支持,對患者是否能夠順利康復都極為重要。
精神科藥物
藥物用途
對於很多精神科疾病患者,尤其是中度至嚴重程度患者,藥物是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治療固然有效治癒病症,但需時較長,而且配合藥物治療可提升整體治療的效果,令患者可以更快恢復和減低復發機率。
患者可能會覺得奇怪,「我明明是焦慮症,怎麼醫生會給我處方的是抗抑鬱藥呢?」或者「我沒有『抽筋』,怎麼醫生會給我處方抗腦癇藥呢?」這是因為大部分精神科藥物都會改變腦內不至一種化學物質的水平,從而改變他們心情,幫助改善病情。所謂「抗什麼什麼病藥」,只是藥物主要用途的統稱,精神科藥物用於不同精神科疾病上是有臨床實證和臨床指引支持的做法。如果對藥物有疑問,最好向醫生或藥劑師查詢。
藥理
藥物治療主要是透過平衡腦部裡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來控制病情。例如現在醫學界普遍認為低血清素(serotonin)水平是抑鬱症及焦慮症的成因之一,而治療抑鬱症及焦慮症的第一線藥物 – 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可以增加大腦內血清素水平,以改善他們的情緒。除了血清素以外,其他腦部的化學物質(如:γ-胺基丁酸 GABA、腎上腺素 adrenaline、多巴胺 dopamine)亦會調節人的情緒,太多或太少也會讓人產生過度憂鬱、悲傷、焦慮、興奮、激動等反應,甚至影響食慾、認知、睡眠、記憶等等。
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
醫生會視乎精神科疾病的類別及嚴重程度,患者的年齡、其他病歷、現有藥物(相沖)、藥物敏感、懷孕情況(或準備懷孕)及對不同藥物的副作用等因素,處方適合的精神科藥物。患者需要按時覆診,讓醫生跟進病情,了解服用藥物的成效及有否產生副作用,按需要調校藥物。
藥物成效及治療時間
只要對症下藥,療效一般都相當顯著。但是精神科藥物一般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功效,患者須要嚴格遵從醫生指示服藥及監測病情,否則有機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造成危險。例如,大多數抗抑鬱藥物需要 4-8 個星期才會開始緩解憂鬱感,但在首 1-2 星期,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較為明顯(看下文),令患者不想再服藥。倘若患者在這個時候自行停藥,抗抑鬱藥物便未能有足夠時間發揮藥效,患者的抑鬱症難以治癒,往後亦較容易復發。
不同的病症及病情的治療期不同,由最短六個月到需要長時間服藥不等。患者在治療期間宜給予耐性,跟從醫生指示用藥,否則治療依從性不足會影響病情。如有疑問可與醫生和藥劑師商討,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而非自行停藥或減藥。
藥物副作用和處理方法
每一種藥物,無論是西藥、中藥甚至保健品都會有副作用。在精神科藥物方面,近十數年,新一代精神科藥物已大大改善舊一代藥物的副作用。例如,第一代的「抗精神病藥」(又名「抗思覺失調藥」或「抗精神分裂藥」)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是「類似帕金遜病徵」,患者有機會出現手震、四肢僵硬、行動緩慢等情況。而在較新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這些「類似帕金遜病徵」副作用出現的頻率已經顯著減低。(儘管如此,新藥可能相對舊藥有較多其他副作用,舊藥在治療某些病症的成效可能較新藥佳。因此,患者亦不應一味追求要用新藥。)
有些副作用會隨著身體慢慢適應藥物而消退。例如,有些患者在開始服用抗抑鬱藥的首一個星期,會有緊張及食慾不振的情況,但這些不適大多會逐漸消退。亦有一些副作用是可以用其他方法處理。例如,新二代「抗精神病藥」其中一種副作用就是增加「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體重增加,患者可以透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恆常運動和飲食控制減低風險。患者身邊的人的支持和鼓勵在這個時候固然相當重要。
患者向醫生詳細描述服藥後的不適是非常重要的,醫生會判斷這些不適是由於副作用、屬於一種精神科疾病病徵、還是由於其他疾病所引致的。有些時候,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但是醫生會和患者商討,平衡病發的風險及副作用的害處,而決定選擇哪一種藥物治療。醫生可透過調校藥物的分量、更改服藥次數及時間、處方紓緩不適的「解藥」,以減低藥物的副作用。
更多關於藥物副作用的資訊可以瀏覽「藥物副作用和處理方法」一文,了解更多。
為什麼醫生會開「毒藥」給患者服用?
過往《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曾規定,所有列於該條例中「毒藥表」的藥物包裝盒上,需要印有紅色「Poison 毒藥」標籤。很多常見的藥物如用於止痛退燒的撲熱息痛 (paracetamol)、絕大部份抗敏感藥、降血壓藥、降膽固醇藥等都在「毒藥表」中。現時法例已不再需要這些藥物包裝上有「Poison 毒藥」標籤,只需按藥物在法例中的分類標明「Prescription Drug 處方藥物」或「Drug under Supervised Sales 監督售賣藥物」便可。所有精神科藥物均屬「處方藥物」,需要醫生處方才可在藥房配發,不可自行購買。
正如上部份所說,所有藥物,包括西藥、中藥甚至保健品都會有副作用,都有其「毒性」。只要應用得宜、份量恰當,藥物引致「中毒」的機會一般很微。
服用藥物須知
- 嚴格遵從醫生指示,定時定量服食藥物,不要自行停藥或減藥
- 了解藥物的用途、劑量、服法、禁忌和副作用
- 詳細閱讀藥物標籤,看清楚使用方法並妥善儲存
- 如果懷疑身體出現的徵狀或副作用與所服用的精神科藥物有關,應即請教醫生或藥劑師,判斷狀況是否的確與藥物有關,覆檢藥物和建議解決方案
- 如在服用抗抑鬱藥期間出現自殺或自殘的念頭,立即求醫
患者和照顧者要明白精神科疾病康復需要時間。試想想,患者由沒事到患上精神科疾病亦不是一兩天發展成的事,跟其他長期疾病一樣,精神科疾病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康復,不能操之過急。患者身邊的人和醫護人員與你同行!
延伸閱讀:
- 醫院管理局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對精神科藥物的基本認識。取自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4_01_01_chi.asp。
- 醫院管理局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藥物的認識 全集(第五版)。取自https://www3.ha.org.hk/cph/imh/doc/information/publications/6_07b.pdf。
- 醫院管理局 – 葵涌醫院。精神健康教育資訊。取自 https://www3.ha.org.hk/kch/ch/mentalhealth/edu/index.htm。
- 衞生署 – 藥物辦公室。健康專題。取自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content.html。
- 口服抗抑鬱藥、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口服抗腦癇藥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disorders. 2022.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ental-disorders.
最後更新日期︰2024 年 9 月